因为照片太多(81张),日志中只列举部分照片,更多照片请访问:http://blog.163.com/ssdfz_0811/prevAlbumPlayer.do?isEdit=1
为了方便各位同学索取照片的要求,相册中有每张照片的原片(可以洗照片)(下边不带blog.163.com/ssdfz_0811)
图片:马冲
文字:徐晓冬 马冲
音乐:《火宵之月》
游走雨中曲阜
徐晓冬
曲阜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一个小城,然而,这座小城却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古城,在这片温润的土地上,中国远古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竟有四人在这里留下了踪迹。中国有句古话叫“江南出才子,江北出圣人”,实际上,江北的圣人曲阜多。由于曲阜对东方文化的重要贡献,不少人称曲阜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东方的麦加”。这儿是“文圣”孔子出生、立教和一生主要的传教之地,亦是儒学“亚圣”孟子的出生之地。至今仍留有孔府、孔庙、孔林,孟庙、孟子故里等文化遗迹。春秋时期,鲁国文化发达,人才辈出,国都定于曲阜。鲁国是曲阜历史上的黄金时期,曲阜是当时除周王朝首都镐京外全国文化最发达的城市,号称周代东方的礼乐之邦……写到这儿,我停了下笔,因为不得不沉思,也不能不感动,因为这里深扎着中华民族的根,深扎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如此美妙的地儿,似乎该游它一把?
有幸,在一次难得的春雨陪伴下,我们来到了曲阜,所以姑且给这篇游记起名“游走雨中曲阜”还真有几分文化味儿。
我们一行人信马由缰的调侃了一路,下了车,张牙舞爪的进了城门,厚重敦实的城墙丝毫压不住我们的兴奋劲儿,不知孔老夫子见了我们这帮沐浴着他老人家思想长大的学生会作何感想,我仿佛听到哪儿传来一句“孔子很生气”,我也微笑的回敬道“我们不着急”。
跟着导游,我们来到“金声玉振坊”这是孔庙第一道门坊。明嘉靖十七年建,著名书法家胡缵宗题写。据说坊名来自孟子对孔子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其后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面是二龙戏珠的石阶,桥下清流呈半圆绕过,这就是泮水,可惜泮水被石块封盖,只有泮桥独存了。桥后东西各有一幢石牌,立于金明昌二年,上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过泮水桥,就到了孔庙的大门——棂星门,又是乾隆皇帝手书。进了门的右侧是一座石碑,刻有“先师手植桧”,相传孔子亲手栽过一株桧树,就是先师手植桧,后来死了,又后来老树发了新芽,忒神奇啊!不远处就是“杏坛”,隐约的“杏坛”二字在那枝初放的花的掩映下真有丝丝艺术效果,匆匆而过之后便是“大成殿”了,也是孔庙的主要建筑,同时也是曲阜最高的建筑了,无论从风水来讲,还是从礼制来讲,曲阜别的建筑都不可以高于大成殿,就如同平遥的钟楼。可最让我难忘的并不是大成殿内怎样的宏伟精致,反而是殿内那只有深夜才有的漆黑一片。看不清就看别的去,稍做停留就踏入了一墙之隔的“孔府”。整个建筑格局都是完整的儒家的“规矩”的体现。或许孔子永远都不会想到死后会拥有这样一座等级制度严谨的“豪宅”,也或许他永远都不会想到由他亲手搭建的“仁”“礼”殿堂会顽强的在这片华夏大地上作为一股深层文化心理的主干而兴盛几千年。孔府的后花园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美的多么的放肆,反而简单的出人意料,简单的布局、简单的花草、简单的庭院、简单之中却有着一副不简单的壁画,鲜亮的色彩,独特的艺术效果令人赞叹。后花园百米之遥便是“颜庙”,格局不错,却显荒凉,此时差不多中午了吧,赏了一上午的文物古迹大家伙儿眼睛竟丝毫不觉累,因为累的在下面呢—腿。可即使这样游走一番之后竟然发现荒凉是种感人的美,是种文明折射下灿烂的美……
出了颜庙,也到了饭点儿,狼吞虎咽之后去参观了“孔林”。
当我怀抱一腔肃穆,走进孔家墓苑时,瞧见了满眼的苍松老柏遍植在广袤的坟冢之间,林子里也安静的略显阴森。沿着主干道瞻拜了孔圣人的墓丘,还看到了结庐守墓的子贡的居所。早就听说这孔林有两个未解之谜:整个3000多亩的黄泥土地,从没有人找到一只老鼠,看来是鼠辈亦知礼仪,不在圣者的阴宅打穴成洞;另外一个更有趣,则是天上的各种飞鸟都不飞越孔林上空,千百年来,孔林从没有被禽鸟玷污过。世人言之凿凿,我被这两则趣谈惹得意乱神迷,益增奇趣。我从书本上知道,被曹操杀害的名士孔融和创作了名剧《桃花扇》的剧作家孔尚任都葬在孔林,于是经意地寻觅,可惜日已沉西,林影阴翳,我终未寻到。世间竟有咫尺难遂之憾!
原路回到了孔林门前,难得有全班合影的机会,就让时间定格在这春雨和欢笑陪伴下的周六吧!
2009年5月3日夜
文化与青春的和谐
马冲
《文化与青春的对峙》原是余秋雨先生《历史的脸谱》中的一章,讲的是青歌赛选手答题时的正误与作者的点评。孔子故里没有人会说它不代表着儒家文化,懵懂的少年又未尝不是青春中最美丽的时光。然而,文化与青春会有矛盾却未必对峙,一代大思想家又怎会计较后代芸芸众生对他的评价呢?于是,两方矛盾不可消除却可以长期共存,这就是和谐。
漫漫人生路,能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自从上次读书班会之后,我便发现晓冬和我一样也喜欢于丹的《庄子心得》,尽管“千心有千得”,但总可以和谐。
这天,天上飘着丝丝春雨,我、晓冬和我的同学们一同来到曲阜这座文明古城。我和晓冬凭着对庄子、道家的一知半解对之大发感慨,难怪我们自嘲道:两个“信奉”道家的人来到孔子故里,真有“鼓盆而歌”之感。忽闻“孔子很生气”,于是答曰:“我们不着急”。是啊,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怎知前方路途多艰,满心抱负,哪怕是像庄子一样逍遥而游的想法,也会是我们心血澎湃,却缺少一份难得的理性。晓冬喜文,用感性认识不足为奇;而我爱学理,这理性难得确实令人不解。忽然想起张一男听了叨陪鲤对的故事后,在诗礼堂前对我俩说:“听了吗,‘不学理,无以立’,要学理啊,不能学文啊!”于是我俩会心一笑。
好像是受庄子的有影响,晓冬和我都喜欢宁静的自然与远古的文化,于是他写优美的文字,我则举起了照相机。然而,出乎我的意料的是晓冬思如泉涌,不到一个晚上,一片洋洋洒洒约一千六百字的的游记就出炉了。我虽然文笔不好,但看过之后总认为自己也该写点什么,与晓冬一起对这次曲阜之旅画个圆满的句号。当然,这个句号画的有点慢,正如小尹所说:“别拿豫磨当沉着”。
于是就有了这篇七百余字的游记。
2009年5月8日夜
我们一行人信马由缰的调侃了一路
有幸,在一次难得的春雨陪伴下,我们来到了曲阜,所以姑且给这篇游记起名“游走雨中曲阜”还真有几分文化味儿。
静静的小城,孕育着祥和的生命
厚重敦实的城墙丝毫压不住我们的兴奋劲儿,不知孔老夫子见了我们这帮沐浴着他老人家思想长大的学生会作何感想
雄伟的古城墙下,平淡而又和谐的市井生活
“金声玉振坊”这是孔庙第一道门坊
且不说‘勾心斗角’的古今异义,雨后的宁静、闲适、自然,让人忘掉一切
我爱城市,更爱乡村;我爱市井,更爱自然。
不远处就是“杏坛”,隐约的“杏坛”二字在那枝初放的花的掩映下真有丝丝艺术效果
当晓冬看了第一眼看就喜欢上这两张杏坛照片,要我给他发一份。
我喜欢第一张,好像是压迫(封建社会下大不同于以前的儒家思想)下的桀骜不驯的新生
晓冬,你更喜欢哪一张呢?
香火
这是个有趣的对比,旧时救火用的水缸与现代的地下灭火栓,竟相隔如此之近
千百年前,女子只得从内墙边的引水渠取水,而今有了自来水
雨后,格外的静,砖瓦上的反光格外明亮
筱潇姐的经典表情
小尹:“别拿豫磨当沉着!”
拍摄牌坊的经典角度(北京大学的匾额就是这个角度拍的)
任何地方,都有道与自然,哪怕是石质的香炉
当我与晓冬心中满怀感慨与悲凉的站在子贡守墓碑前时,子贡出来了……
有趣的是,孔子墓碑上的‘王’子映照在光滑的石面上,出现了一个十字架